通过Modbus协议,设备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Modbus协议具有标准、开放,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数据帧格式简单紧凑,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好等特点,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通用的工业标准。
Modbus 协议是一种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包括ASCII、RTU、TCP三种报文类型,协议本身并没有定义物理层,只是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认识和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Modbus 协议使用串口传输时可以选择RTU或ASCII模式,并规定了消息、数据结构、命令和应答方式并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ASCII 模式采用LRC校验,RTU模式采用16 位CRC校验。通过以太网传输时使用TCP,这种模式不使用校验,因为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
Modbus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定义了与基础网络无关的数据单元(ADU),可以在以太网(TCP/IP)或串行链路上(RS232、RS485等)进行通信(以太网ADU和串行ADU略有不同)。在串行链路上,Modbus协议有两种传输模式——ASCII模式和RTU模式。Modbus RTU和Modbus ASCII主要用于串行通信领域,而Modbus TCP则常用于以太网通信。现在,Modbus已经成为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一、Modbus ASCII
在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模式下,每个8位的字节被拆分成两个ASCII字符进行发送,比如十六进制数0xAF ,会被分解成ASCII字符“A”和“F”进行发送,发送的字符量比RTU增加一倍。ASCII模式的好处是允许两个字符之间间隔的时间长达1s而不引发通信故障,该模式采用纵向冗余校验(Longitudinal Redundancy Check ,LRC)) 的方法来检验错误,当控制器设为在Modbus 网络上以RTU 模式通信,消息中的每个8Bit 字节都包含两个4 Bit 的十六进制字符,这种模式没有开始和结束标记。其优点是: 在同样的波特率下,可传送更多的数据。
二、Modbus RTU
在RTU(Remote Terminal Unit)模式下,每个字节可以传输两个十六进制字符,比如十六进制数0xAF,直接以十六进制0xAF(二进制:10101111)进行发送,因此它的发送密度比ASCII模式高一倍;RTU模式采用循环冗余校验(CRC)。
三、Modbus TCP
TCP 模式是为了让Modbus 数据顺利在以太网上传输产生的,使用TCP502 端口。该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都是基于TCP 协议,只在应用层,将Modbus 协议修改后封装进去; 接收端将该TCP 数据包拆封后,重新获得原始Modbus 帧,然后按照Modbus 协议规范进行解析,并将返回的数据包重新封装进TCP 协议中,返回到发送端。与串行链路传输的数据格式不同,TCP 模式去除了附加地址和校验,增加了报文头。
因此,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我们深入分析Modbus协议实现原理和其安全性对提高工控系统安全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